看完《南京照相馆》的提前点映,又看了网上某些人的观后感,毒舌君想发表一个暴论——
本片就是一块试金石,谁是真影迷,谁是情绪上头的普通观众,一试便知,哈哈!
今年暑期档,不少华语片都在搞相当于提前上映的每日点映哈,《南京照相馆》就是其中之一,对这片子感兴趣的人想必都已经看了吧!
毒舌君也在点映开启的第一天就去看了,对导演申奥和影片题材都很感兴趣,很好奇他能把这片子拍成啥样。
因为从申奥的导演处女作《受益人》,就不难看出,虽然这片子拍得有些问题,但这导演还是有水准的。
2023年的《孤注一掷》票房超级大卖,更是让申奥一下子成为票房大导演了!说起来反诈题材的影视剧这些年也拍了不少部了,但没有一部能成为爆款,只有《孤注一掷》做到了,不得不说导演申奥是有两把刷子的,是很懂得如何将商业片拍得让观众喜闻乐见的。
所以,这么一位有水准的导演,去拍必定会引发万众瞩目的南京大屠杀题材,而且这样的题材跟他前两部影片的题材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你懂的!所以究竟会拍成啥样,毒舌君真的很好奇啊!
结果坐在影院里,刚看开头的时候感觉,哎呦,这导演果然是有水准的啊!虽然也看得出本片并非啥大投入大制作,但能用有限的投资拍出大制作的气势和精良感,这就是导演的能耐了,服化道、置景、调色、台词、角色都挺到位。
毒舌君甚至一度感觉,莫非本片会成为今年暑期档华语片唯一的佳作+爆款吗?
结果越往后看,感觉就越不对了,这,这,这,这还拍得不如陆川那部《南京!南京!》呢吧!
《南京!南京!》虽然也有一些问题,但你能感觉陆川已经尽其所能地做到最好了,真的是有心血和诚意在其中的。
但看完《南京照相馆》会让人感觉,导演申奥真的想把这个故事拍好吗?他对这个题材有多大诚意呢?
还是说整的又是“故事不够情绪凑”那一套,反正当下的观众普遍爱情绪上头嘛,给他们提供点情绪价值,票房自然就到手了。而且这个题材真的是太容易挑动观众的情绪了,用这种方法赚钱简直太容易了!
当然了,拍电影嘛,赚钱嘛,天经地义,不丢人。但像本片这种题材,是不是第一步要拍一部好片子,第二步再想赚钱的事儿,而不是反过来,那就显得比较丢人了!
咱们就拿欧美拍摄的纳粹大屠杀题材电影来说,从《辛德勒的名单》火了之后,这30多年间堪称是佳作频出吧,虽然题材都比较类似,但每个导演都是奔着拍出自己独特的新意、展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去的,都不是奔着票房去的。
就算《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这三部最有名气、最赚钱的纳粹大屠杀题材电影,也是靠着长线积累票房,没谁能开画就成票房爆款。相反,绝大多数纳粹大屠杀题材电影,即便能入围主流欧美电影奖项乃至出名、获奖,票房表现也往往不会好。
就拿2021年我们引进的那部小有名气的《波斯语课》来说,全球票房也才不足500万美元。
2015年斩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且在美国斩获金球和金像奖双料最佳外语片的《索尔之子》,全球票房也才600万美元。
2022年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都查不到票房。
近年来票房表现最好的应该就只有2023年斩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奥斯卡两个奖项的《利益区域》了,全球票房5000万美元。而这一票房表现显然跟本片作为近些年获奖最多、奖项分量最重的纳粹大屠杀电影直接相关。
毒舌君之所以列举以上这些欧美的纳粹大屠杀题材电影,就是想向大家说明,人家欧美电影人面对纳粹大屠杀题材,普遍是严肃认真的,追求艺术成就的。目标至少也得是拍出一部合格的剧情片吧,没谁奔着票房去的,且票房表现往往都不好,即便有票房大卖的作品,那也是在重量级奖项和口碑的加持之下,靠着长线放映才积累起票房的。
反观这部《南京照相馆》,挑动观众情绪的屠杀戏倒是拍了不少,尸横遍地的场景更多,但越往后看越觉得重复和堆砌,并没有跟照相馆的主线剧情和角色形成很好的互动和烘托。
而跟照相馆相关的剧情和角色更是问题多多,越往后越看不下去。
毒舌君之前说了,这片子开头的给人的感觉还是挺好的。从日军进攻中华门,城内百姓逃命,中国守军阻挡溃兵,到原岛大地扮演的日军摄影师出场,再到王传君扮演的翻译官出场,刘昊然扮演的邮差被日本人抓住,当成照相馆学徒送回照相馆让他洗照片,以及王骁扮演的照相馆店主一家四口的出场,故事运转得都挺好的,角色和台词也都不错。
但从高叶扮演的女演员,在箱子里装了个逃兵带进照相馆开始,就让人观感不佳了。从开头她已经把日本话练得很溜的表现来看,她也跟那个翻译官一样,是个乱世求自保的人设,怎么可能冒着风险去救一个毫无瓜葛的逃兵呢?尤其是当原岛大地把那个箱子打开的时候,她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凭啥啊!
后来那个逃兵到英雄的转变也有些刻意,他本来也没啥抗日的大志,只是个警察被临时抓丁当兵保卫南京,也没啥勇敢作战的经历就当了逃兵,最后藏在照相馆里无非也是想苟活。所以凭啥他突然就勇猛到扒在车底去刺杀新来的日军摄影师,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因为他在照片上看到了兄弟被日军杀害了吗?这样的转变说服力明显不足吧!
更不用说片中还有个剧情和角色方面的超级大bug!原本王传君扮演的翻译官是给自己的老婆儿子搞到了通行证的,即便没走也是在给日本人洗衣服打杂,怎么后来一场江边大屠杀的戏,母子俩就突然出现在被屠杀的人群里了,没有任何剧情上的铺垫和交代吧!
而此后的剧情也没有展现翻译官对于自己老婆儿子被杀的任何反应,即便他在大屠杀现场没注意到自己的老婆儿子,那么回家之后发现老婆儿子都没了,不可能不去找,不可能发现不了真相吧!但在后面几场翻译官出场的戏里,他仿佛就是个没事儿人一般,仿佛老婆儿子都没死一样。
这……这也太不合情理了吧!这不就相当于导演自己给自己挖坑往里跳嘛!
你要是不觉得翻译官的老婆儿子被杀对后面的剧情和角色有啥重要影响,你压根别拍或者就算拍了别把他老婆儿子被杀的画面剪进最后的成片里不就行了?你既然拍了也用了,那就不能不展现翻译官得知此事的反应啊,否则这种明晃晃的断裂没逻辑的桥段出现的影片中,这不就是对于影片角色和剧情的双重伤害吗?
还有刘昊然和高叶把两人的通行证让给王骁一家这个设计也很迷,这俩人也不是啥勇敢之人,也是贪生怕死的好吧!王骁一家对他俩也没啥恩情吧,就这么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也缺乏足够的合理性上的铺垫啊!
结尾高潮戏的毛病就更多了,原岛大地从背后朝王传君开一枪,他倒地的时候咋显示脑门正中间中枪的?
随后原岛大地被干倒之后,众人既不去补刀,也不去看看他到底死没死透。等到原岛大地又暴起了,也不趁他看不清的时候赶紧干掉他,还烧照片逗他玩,这……这拍得也太让人没眼看了吧!
随后王骁和高叶闯关日军岗哨,营造的紧张惊险感也显然很刻意、很失败。日军光在后面嚷嚷也不往前追是吧?出了日军岗哨就是国际安全区是吧?进去了日军就没招儿了是吧?
关键是这也不能等同于《八佰》结尾国军将士冲进租界吧,因为淞沪会战的时候日本确实不敢动租界,而在南京日军是无视国际安全区的,前面的剧情里就有日军冲进安全区抓人杀人的场景,怎么到了结尾日军就不敢进去抓人了呢?
还有最后用“调包计”制造一个反转再煽一把情,这种设计在逻辑合理性上也是欠缺的。
刘昊然和王骁可是把原岛大地的底片给全换了啊,一方面他们就敢这么玩命?要知道被发现了他们所有人都必死无疑啊,这个赌注太大、太不合理了吧!
另一方面原岛大地就能一直被蒙在鼓里?每次取回底片连一眼都不带看的?就算是随便扫一眼也会发现不对吧,这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明显也是不合理的吧!
所以啊,毒舌君想说,《南京照相馆》就是这样一部,刚开始看让人感觉有水准,越往后看感觉越没水准、败笔越多的片子,堪称导演申奥迄今为止的三部作品中拍得最差的一部。
而毒舌君之所以拿欧美那些知名的纳粹大屠杀电影跟本片作对比,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拍这种题材的片子,导演的心思首先要放在如何拍好上,这样才对得起这个题材嘛。
当然了,很明显导演的不少设计和台词就是冲着观众的情绪去的,我们这边追求情绪价值的观众大有人在嘛,这帮人毫无疑问会为这片子叫好的,甚至会带着哭腔强烈推荐你去观影的。
但如果你是个见多识广的真影迷,一定会像毒舌君一样,压根不会为这种拙劣的作品而情绪上头,甚至会为这样的重大题材拍出如此差劲的水准而深感遗憾和不齿。(文/毒舌君)
洪萨配资-炒股配资平台官网-股市行情配资-证券配资最简单最准方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